现代文明使得距离变得不再是距离,相隔千里确依旧如同咫尺之间。电话、电脑,火车、飞机,这些工具的使用是人们不再需要舟车劳顿,不再需要鸿雁传书。科技带给人生活工作上的便利,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修行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2016年10月2日上海萧泾古寺琉璃光青年会组织了为期三天的朝礼净土道场——苏州灵岩山寺的行脚活动,共有38位出家在家弟子参与其中。
佛教在线
2016年9月23日,山东滨州,行脚乞食的辽宁海城大悲寺尼众行走在205国道山东滨州段。道源寺为尼众寺院,是大悲寺妙祥僧团下院。与大悲寺一样,道源寺尼众以清苦修行出名,全体僧人持不捉金钱戒,僧人依照佛陀戒律终身不摸钱,不储蓄。全体僧人日中一食,过午不食,每天睡4个小时,日打坐时间为“五支香”。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后,要外出“行脚”半个月左右,行脚途中托钵,只乞食物,不乞金钱。
很多人问:什么是行脚?行脚又叫作游方、云游,游学。指的是佛门僧众,或为寻访名师,或为自我修持,或为教化他人而广游四方。游方之僧,即称为行脚僧,与禅宗参禅学道的云水同义。
中国历史上,禅僧的行脚是有非常悠久的传统的。古代中国寺院有讲寺、律寺、禅寺。一般的说,讲寺、律寺这些寺院的生活是相对稳定的。只有唐朝以后在中国勃然兴起的禅宗寺院,禅僧的行脚才是真正蔚然成风,而且是每一个禅僧修行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中国虽然交通工具不太发达,但中国的公路,大致的路线还是具备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还是有官道,有驿站,而行脚的禅僧还不仅在官道、在驿站、在一马平川上行走,也有很多时间披荆斩棘,在深山老林里行走。在那里去拜访修行人,寻找修行的或开辟修行的道场。
禅僧的这种行脚的生活,从印度佛教来说有它的渊源。我们知道《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经里讲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时,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你仅仅是发起菩提心还是不够的,你对这个世界上的法界、法的差别相还没有通达,很多差别智还没有学会。所以你应该到各地去广参博学,请教那些修行的菩萨们。”这样善财童子就离开了文殊菩萨。在《华严经》里讲,他向南边行,经过一百一十个城市,拜访了五十三位修行人。在他所拜访的五十三位修行人里面有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沙弥,也有在家人如国王、做生意的长者、甚至也有妓女,各种各样的修行人。当他五十三参结束的时候,最后他来到弥勒菩萨的面前,登上弥勒楼阁。所以佛教里面讲“百城烟水”。经过100多个城市,拜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成为佛教的——从教理上说,广参博学——在非常广大的空间里面去拜访各种各样修行老师的一个典范故事。
佛教行脚最著名的和尚,应该算是赵州从谂禅师。宋朝的大居士张商英写了一首诗,讲赵州禅师的修行:“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赵州和尚八十岁还到各地参访,因为他心里还有一些疑惑,没有彻底放下。这里就告诉我们,行脚的目的是为访师问道,解开心头疑惑。犹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走过一遭,饱参饱学之后,彻底明了,赤裸裸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得大自在。
今人行脚不敢奢求开悟,但能消业即可。行脚功德无量,概括来讲,行脚一事可称得上“三檀等施,六度齐修”。
走,安静的行走,无论周遭是人来人往还是荒无人烟,低头目不斜视观自在。太多的信息流通,太过便利的交通,拥有的太多的时候人往往会变得浮躁和肤浅。这时候或许需要的是对安静行走的直面自己的内心。(文:佛教在线编辑组 图: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