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寺院概况 见闻觉知 寺院法务 慈善公益 寺内风景 佛教影音 观寺拜佛 素食文化 佛学知识
慈善公益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慈善公益
  寺院公告 更多>>
·淮安景会寺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系列
·2024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
·随喜乐助|景会寺癸卯年腊八粥食材募集
·淮安景会寺取消壬寅年“腊八施粥”活动
·5月12日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通知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香期!
·景会寺微信公众号重新换号,请诸位护法
·2022年元旦晚不举行撞钟跨年活动不对外
·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的通知
·关于淮安景会寺暂停对外开放的通知
·淮安景会寺关于恢复开放的公告
·淮安景会寺声明公告
·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升座
·关于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
·多部委联动 回归佛教道教清净庄严
·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宗教临时活动地点
·【关注】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齐聚北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
  观寺拜佛 更多>>
叩拜 2025-1-2 景会游客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15
上香 2024-12-11 曹璐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
我要拜佛,点击这里>>
聚焦两会 佛教界代表都说了啥?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7-03-16 16:26:38  点击:1100 次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两会中,佛教界代表的身影并不多,但他们发出的声音却铿锵有力,也都关乎着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弘扬的历史使命。他们积极的建言献策和精心准备的这些提案,您又知道几个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继续加大对宗教人才的培养

 

    3月4日,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宗教小组讨论会上,学诚法师做小组发言时说,宗教人才特别是对于宗教界年轻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国宗教界的未来发展。各宗教团体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宗教领导人才。几年来,我们第一次把这个问题拿出来,专门开座谈会进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这也突显了宗教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我们要认真研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创造条件,培养一批有宗教学识的人才,更好的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互联网时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

 

    学诚法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其实在每一个时代,佛教都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真正有生命力的佛教,一定是融入现实生活、融入时代文化、融入人身心之中的新鲜血液,而不是远离社会、漠视文化、拒绝新知的固化状态。

 

    在当今时代利用科技弘法,看似新颖,实际是佛教对于时代文化的应有敏感。另外,对于佛教和科技的关系,也不必以“二元对立”的眼光来看待。

 

    科技的创新来源于人,科技最终也要服务于人。在人本与人心的根本层面,佛法与科技是相通一致的。

 

    推动佛教现代化转型,是抵制商业化的根本之道

 

    面对外部环境的快速转变,佛教寺院的观念、制度、生存发展形态明显滞后于整个时代,形成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的丛林模式,根本无法应对商业大潮的冲击,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使单纯、静态的丛林制度相形见拙、漏洞百出。再加上一些寺庙僧人素质平庸、道风不振、管理无序,更无力抗衡乃至超越“被商业化”的怪圈。

 

    对于这个问题,佛教界和国家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201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工作重点中,有治理佛教、道教领域商业化;研究商业资本退出寺观的机制和举措;进一步整治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的问题。作为佛教界自身来讲,加快推动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转型,尽快与时代发展、社会制度接轨,是抵制商业化的根本之道。

 

    佛教功能是化世导俗而不是世俗化

 

    “中国宗教界广大信众要深刻体会宗教对社会进步的内在精神价值,将宗教中济世情操、智慧资源、信仰力量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学诚法师1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会后,他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

 

    谈佛教现状他认为,首先需要正本清源,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教职人员素质,努力满足民众的信仰和精神需求,树立佛教清净庄严的社会形象,化解和超越商业潮流对佛教的冲击,并指出,佛教的功能是化世导俗而不是世俗化,是化商业而不是商业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会长帕松列龙庄勐长老提案:

 

    加强中国南传佛教建设、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

 

    帕松列龙庄勐长老携提案参会,他提出:南传佛教重点寺院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有些边境一线的重点寺院破旧不堪,无力修缮,希望进一步加大这些重点寺庙修缮维护的资金投入,建好“文化窗口”,树立国门形象。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针对假僧假道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十一世班禅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围绕“做好宗教工作”发言。针对目前存在的假僧假道现象,十一世班禅提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佛教也受到了商业化的冲击,比如有些僧人不守清规,不务正业,追名逐利;一些地方把寺院当作“摇钱树”,变成“家庙”,变成“商场”;更有一些假活佛、假僧人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宣讲佛法”,骗取钱财。“以上种种乱象虽不能代表佛教主流,却造成了极坏影响。”十一世班禅建议有关部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此外,他还建议寺庙减少不必要的建堂修佛,将资金倾斜到培养人才上来。

 

    抓好党的宗教政策落实 宗教界政协委员要积极参与

 

    十一世班禅在参加宗教界政协小组会议上发言时说,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但政协委员有话语权,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反映民意、民主监督,既是政协委员的履职方式,也是责任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工作非常重视,党的宗教政策深受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拥护,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这不仅要靠党和政府,宗教界人士特别是宗教界政协委员也要积极参与,协助党和政府把政策落到实处,引导信教群众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扶贫攻坚的任务当中。

  

 

    做好宗教工作 为国家发展和人类福祉做出新时代的贡献

 

    3月1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会上,十一世班禅作了题为《做好宗教工作 为国家发展和人类福祉做出新时代的贡献》的发言。佛教自从创立以来,对提升人类精神素质和道德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佛教始终秉持慈悲为怀、和谐和平的教义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通过佛教界和广大信众的努力,佛教可以在促进国家发展中发挥作用:可以增强信众对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可以有效调动信众,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可以推进社会道德建设,增强敬畏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出佛教界的特殊作用。然而,也有诸多内在因素制约着佛教健康发展和发挥作用。一是道风建设不够扎实,监管机制有待加强。二是人才培养仍有不足,僧人素质有待提高。三是理论研究挖掘不深,讲经缺少时代内容。

 

    综合上述,十一世班禅建议:一、加强依法依戒管理。二、着力培养有用僧才。三、倡导“应机说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

 

    加强对光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圣辉法师认为,近代以来环境保护始终是世界性的难题,它危及到全世界人类包括各种动物的生态环境,所以会产生“生态危机”。生态问题的产生,就是以人为“中心”主义的过度膨胀,在无休止地改天换地中丧失了自我。今天,人类正经历一个过渡工业化的时代,人类在肆无忌惮的、毫无节制的消耗和浪费地球有限的资源,过度消费和享受己经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流行病”,这是人类生存的悲剧,也是导致现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因此,生态危机的解决,即人类只有实现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根本转变,善待自然,才能克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圣辉法师建议国家应该釆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对城市亮化工程所带来的光污染实行综合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光孝寺方丈明生法师提案:

 

    设立“全国素食日”

 

    明生法师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倡议设立“全国素食日”。他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悄悄地发生变化,素食已经不再是宗教信仰者的“专利”,许多非宗教信仰者出于健康、环境保护及人道方面的考虑,也奉行素食。他援引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2016年的研究报告指出,人们如果能养成少吃肉类多吃蔬果的好习惯,那么,到2050年全球每年的死亡人口将减少数百万,还能有效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医疗保健成本也将节省数十亿美元。他建议,可以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全国素食日”,倡导全民素食。“根据儒家的孝道,在清明这一天,我们要素食布衣,以表孝道。”将清明节确立为“全国素食日”之后,清明节将不再是一个局限于祭祀先亲的纪念日,它变成了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和所有人发生关联的重要日子。

 

    关于重视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建议

 

    独生子女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其面临的困难应得到国家和政府的优先支持。加强对独生子女社会保障,降低其生存压力,优先保障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明生法师为此提出五点倡议:第一,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政策支持。第二,完善居家养老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第三,发挥机构养老的辅助作用。第四,丰富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的精神生活。第五,高度重视“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

 

    关于规范家教机构的建议

 

    青少年的教育关乎祖国未来发展,而庞杂的家教机构在教育大局中却没起到相应的正面作用,亟需规范整顿。明生法师为关于规范家教机构提出五点建议:一、建立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家教机构。二、加强对家教机构市场的管理。三、加强对教师道德义务的教育。四、建立完善的“跟踪制度”。五、成立家教行业自律组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

 

    运用新媒体传播宗教正能量

 

    觉醒法师携议案参加两会,在题为《关于引导宗教界正确运用新媒体传播宗教正能量的建议》指出:宗教媒体肩负着使整个社会对宗教有正确认识,并以一种开放、包容和尊重、敬慕的心境来看待和对待宗教的责任和使命。宗教媒体有必要率先呼唤人们正确对待宗教,引导人们弘扬人类宗教文化遗产及其崇高的思想精神传承,使宗教在当今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出重要贡献。对于宗教新媒体来说,如何将传统与古老相结合,将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以新的形态呈现,而不失正信、正见,应该是当代宗教新媒体需要积极面对的课题。为此,觉醒法师提出四点建议:一、引导宗教界自觉增强运用新媒体传播宗教正能量的意识。二、引导宗教媒体大力弘扬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健康的宗教文化。三、支持宗教界不断学习和提高运用新媒体的水平。四、帮助宗教界培养和壮大新媒体人才队伍。

 

    挖内涵促交流 让中华佛文化走向世界

 

    觉醒法师向大会提交了一篇题为“关于深入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积极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的建议”的提案。觉醒法师在提案中呼吁,要重视并发挥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挖掘佛教文化内涵,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为此,觉醒法师提出六点建议:首先,鼓励挖掘佛教文化中积极进步的思想内涵,古为今用。第二,鼓励佛教文化深入民众走向社区,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第三,在大、中学校开设佛教文化讲座或选修课,普及佛教文化常识。第四,鼓励佛教界的公益文化组织有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积极融入社会。第五,结合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传播正确的佛教文化知识。第六,借助现有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加快佛教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湛如法师

 

    加强对“一带一路”密切相关宗教文化古迹的保护研究

 

    湛如法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应保护我国境内与历史上“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的宗教文化古迹,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历史先驱的研究,加强“一带一路”非通用语学科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研究的国际化,并提议以平等交流为主旨,组织“一带一路”文明对话论坛。湛如法师建议,从“一带一路”历史传承的视角出发,建议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历史先驱的研究,深化对法显、玄奘、义净等求法高僧以及鸠摩罗什、真谛等来华僧人行记之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的研究,对近现代重要文化人物如杨仁山居士、太虚大师等对重启“一带一路”的贡献进行挖掘和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五台山碧山寺方丈妙江法师提案:

 

    应积极推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

 

    妙江法师在两会递交了《关于将文物旅游部门管护的寺庙道观归还宗教人士看护管理的提案》,他提出:只有将文物旅游等部门管理的寺庙归还给宗教界管理和使用,才能让文物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造福信众。有了出家人入住,寺庙才有了灵魂,文物才能真正活起来,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他认为:服装服饰是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的符号。服装服饰文化自古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服饰文化,就是关注文化自信。建国以来,我们的服装服饰仍在传统与西式之间徘徊,或简单地机械地对西方服装服饰模仿,这是一个十分遗憾的现象,也与我们悠久的民族服饰历史不符合。推行设计民族服饰十分必要。因此,妙江法师提出三点建议:一、组织专家学者研究论证富有中国文化、代表中国形象的服装服饰,组织设计师设计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日常工作家居服装服饰系列等。二、制定出台有关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使用条例。 三、组织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展,向世界展示推广。

 

    关于增加山西造林绿化任务的建议

 

    妙江法师就“如何改善山西生态环境”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增加山西造林绿化任务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国家为山西省再新增国家重点工程造林任务50万亩,为山西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集思广益 取消佛道教名山进山费

 

    妙江大和尚向两会提案:倡议名山大寺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的子孙都有权力去领略、去享受、去观光。解决佛道教名山进山费这一问题,就是解决老百姓问题中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法师

 

    尽快解决宗教房产的历史遗留问题

 

    心澄法师在提案中建议,第一,进一步调研,对涉及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问题,如宗教房地产的权属属性,通过国家政策、法规以“法”的形式予以明确。第二,建议政府继续帮助推动宗教房产证和土地证的办理。 第三,建议政府会同宗教、园林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方案,划清公园景区与寺院的权属范围,让寺院真正承担起从事宗教活动固有的功能。第四,建议各级政府,协助寺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职工用工遗留问题,以及对寺院周边商业网点、假僧假道环境综合治理。第五,建议政府对历史遗留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国家已出台的政策,争取尽快出台对原为宗教活动场所现仍供奉佛像、从事宗教活动,可未交还佛教管理的寺院权属定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

 

    校园网贷混乱,建议制定管理规范完善征信系统

 

    近年来,网络贷款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校园网贷的宣传广告已渗入校园。“低门槛、便捷化、零利息”的广告语诱惑着涉世未深的学生。学生因一时消费欲望膨胀而陷入校园网贷债务圈的悲剧频现报端。这一备受各界热议的社会问题也引发明海法师的关注,明海法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称,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网络借贷是信息时代金融体系的有益和必要补充,构建针对大学生网络信贷的法规体系,制定大学生网络信贷行业管理规范,明确大学生网络信贷的准入标准,并对网络信贷的性质、组织形式、经营范围、业务指标等予以规定。同时,应明确对大学生网络信贷行业的监管主体和监管职责。此外,还要及时、有力地整顿校园网贷平台的宣传行为,对不负责任、夸大宣传的广告及时下架,加强对网络信贷平台涉及的欺诈、不实宣传等行为的监管和处罚。明海法师在《建议》中表示,这样一是可以避免大学生网络信贷的重复授信,降低网络信贷平台的风险;二是可以提高借款人失信的成本,增加还款意愿,避免网络信贷平台采取非常手段进行催收;三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构建良好信用环境,提升大学生网络信贷的信用水平。

 

 

 

(文编:妙诗  责任编辑:王颖)

 
Copyright©2010-2024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景会寺 版权所有【苏ICP备20036011号-1】 地址: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景会寺路7号
Tel:0517-8379-8637 邮箱:1337261777@qq.com 传真:0517-8549-0123 邮编:223002 技术支持:通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