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寺院概况 见闻觉知 寺院法务 慈善公益 寺内风景 佛教影音 观寺拜佛 素食文化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知识
  寺院公告 更多>>
·淮安景会寺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系列
·2024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
·随喜乐助|景会寺癸卯年腊八粥食材募集
·淮安景会寺取消壬寅年“腊八施粥”活动
·5月12日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通知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香期!
·景会寺微信公众号重新换号,请诸位护法
·2022年元旦晚不举行撞钟跨年活动不对外
·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的通知
·关于淮安景会寺暂停对外开放的通知
·淮安景会寺关于恢复开放的公告
·淮安景会寺声明公告
·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升座
·关于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
·多部委联动 回归佛教道教清净庄严
·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宗教临时活动地点
·【关注】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齐聚北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
  观寺拜佛 更多>>
2024-12-15
上香 2024-12-11 曹璐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
2024-11-2
2024-11-2
2024-11-2
我要拜佛,点击这里>>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9-01 21:05:30  点击:1494 次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大乘。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证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脱,不愿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从佛教的分布来说,通常说北传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国为中心而至日本、韩国、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锡兰为中心而至泰、缅等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这是出于北传佛教徒的区分法,南传佛教徒根本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杂阿含二八.七六九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二六.六○四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含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教,在佛教的生活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北传的中国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没有什么比南传佛教更出色,尤其在中国大乘佛学的成就,因了中国老庄思想所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时代特别风行,所以上流社会的士君子们,也把佛学当做消遣及清谈的玄理,中国的天台宗及华严宗的理路,确也受有这一风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去过,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是的,因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护神,佛陀是宇宙的正遍知觉者,佛陀是属于宇宙所共有,佛陀的正遍觉性,是遍满宇宙的,佛陀的慈悲之光,是遍照一切的。所以,佛教的本质,就是世界性的,乃至宇宙的。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佛教已在世界各处,渐渐分布开来。

 

    佛教,在佛陀入灭之后的三四百年之间,由于佛教内部的意见不同,所以分成两大派系,年长而保守的一派称为上座部,年轻而新进的一派称大众部,后来上座部的,向南传,传至锡兰,他们多以印度南方的方言巴利语记录经典,所以后来称为巴利语系的佛教,另一派大众部向北传,虽没有直接产生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产生,却在大众部胜行的区域。

 

    这就是大致上的区分,其实,从佛教的史迹考察,最先传至南方如锡缅等地的,倒是梵文的大乘佛教,所以最先由海路传入中国的南方佛教,便是大乘系的。至于向方北传,小乘佛的势力,更是事实了。

 

    大乘佛教的源头,是在释迦世尊的时代,但在佛灭之后,很少受到比丘僧团的重视和宏扬,这段暗流一直流了四五百年,才因小乘佛教的分歧复杂而有大乘佛教起而代兴的时代要求,先后有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的搜及整理与宏扬发挥,才产生了大乘佛教,这是以印度古代雅语梵文记录的,所以称为梵文系佛教。

 

    中国佛教之传入,是在东汉时代,相当于耶苏纪元的出期。

 

    中国的佛教典籍,多是由梵文原本转译成的。中国的佛教后来虽然盛行大乘,小乘的经论也译的相当多,重要的小乘佛典,中国都有译本。

 

    经过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的阶段,乃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高僧辈出,中印交流也频繁不绝。在那个阶段,中国的佛教开了花也结了果,小乘大乘,一共开出十三个宗派,渐渐又被融摄为八个大乘宗派,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密宗。到了五代以后,由于政治的摧残,以及社会环境的驱使,佛教便离开文化中心,进入山林之间,僧人自更自食,义理的研究用不著了,所以只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一枝独秀。这在唐宋之间,尚有若干真修实悟的禅师,在简单而朴实的言行之中,感化著许多的人,但也由此而种下了愚昧佛教的远因,致到宋明以后,佛教的僧徒与寺院虽多,但已没有了灵魂,只有徒有其表的空壳而已!不重教育,只顾依样画葫芦地上殿过堂盲修瞎参,不唯很少杰出的高僧,一般的僧徒,也多没有知识,自行且不知,那还能化人?因此,僧人的素质,普遍地低落,再加上儒家的排斥,致使民间对于佛教也就愈来愈不知其所以然了。

 

    清末以来,总算由于杨仁山居士的振作,太虚大师的倡导,以及印光、弘一、虚云等几位大师和欧阳渐等的弘化,中国的佛教,已略有了转机,唯因百废待举,举不胜举,故到目前台湾的佛教为止,应革应兴的佛教事业,尚在娃娃学步的阶段。

 

    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及高丽传去(高丽是由中国传去),那是在西元第六世纪以后的事。故从本质上说,日本佛教是属于中国型的,但自晚近个把世纪以来,由于接触到了西洋的治学方法,故以新方法研究佛学的成绩,不但超过了中国,甚至已独步到世界佛教的先锋。因为日本的学者,既能利用中国佛学的全部宝藏,又能直接从梵文及巴利文中寻找根本佛教的原义,加上新的治学方法,便产生了挥煌的研究成果。虽然,日本佛教在解脱的修持方面,已远不及南传个各国的清净和理想。

 

    在佛陀入灭之后第九第十世纪之间,印度婆罗门教的势力抬头,佛教受到无情的摧残,佛教徒为了迎合当时的时风,便也采取了婆罗门教(现称印度教)的梵天观念,融摄混合在大乘佛法之中;那些世俗的迷信、民间的习俗、甚至有关男女的房中术等,也都混进了清净的佛教,这就是神秘化的大乘密教的应运而生,这也就是印度的第三期佛教。但是,佛教的许多优点被印度教吸收而成了他们更加兴旺的营养,佛教吸收了印度教的低级信仰却变成更加腐朽的因素了!因此,约在西元第十世纪的末业之后,在印度教及入侵的回教先后双重的摧毁之下,佛教便于印度境内消失了!可是,历史的记载:自从佛教灭王之后的印度国势,也就江河日下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也就日益困苦了,印度的版图,再也不能统一了,直到西纪一九五○年时,才从英国人的统治下争取到了自主的独立;然而,古代的印度,现在已经多出了巴基斯坦及尼泊尔等的国家主权了。今日在印度境内的佛教徒,虽已得到法律的保障及政府的礼遇,自西纪一九五一年以来,已在显著地迅速增加,但在将近四万万的全人口之中,占的百分比还很可怜,仅从十万八千人增至三百二十五万的佛教徒而已。这是要紧的,因为有人控诉,印度的衰弱是由于信仰佛教的原故。

 

    西藏的佛教,虽与中国略有关系,但其主要的输入,乃是直接引自印度。西藏的佛教,虽然同样是大乘,但是仅属于密宗一支,是北印度的莲华生上师传去,当时的西藏,文化落后,信仰多神,神密而确有灵验的密宗,深受藏人的欢迎,由其莲华生本人,是一位神迹卓著的高僧。莲华生与于唐代来中国传受密宗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大师,同出于龙智菩萨的门下。莲华生在西藏的教团徒众都穿红色衣,所以称为红教,但其到了中国的元末明初时代,红教的喇嘛生活腐败,教纲不振,因此而有宗喀巴大师起来提倡律制的清净生活,注重显教的义理研究,大振宗风,德化全藏,因其穿黄色衣,所以称为黄教。至于蒙古、尼泊尔等地的密教,都是西藏系的支流。

 

    佛灭度之后的印度佛教,从大势上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从佛灭后到三、四百年阶段,是上座部佛教,以今日的锡兰等地为代表;第二期是从佛灭后三、四百年到五、六百年阶段,发展了大乘的显教,以今日的中日等地为代表;第三期是至佛灭后九百或一千年阶段,开出了大乘密教,以今日的西藏为代表。所谓显教,是偏重于义理的研究阐述;所谓密教,是偏重于仪轨的遵行、咒文的持诵,特别信仰神力的加持。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说明,那末,第一期是声闻化的佛教,第二期是菩萨化的佛教,第三期是天神化的佛教。今日所需要的,应该是开出第四期人间化的佛教。

 

    西洋的佛教,最先是在德国,叔本华的思想,谁都知道,有著浓厚的印度色彩,那是印度教的奥义书,以及初期佛教的典籍,作了他开发思想的泉源。目前,法国、英国、比利时、奥国、苏联、以及美国、阿根廷、巴西等都已有了佛教徒的踪迹,但从发展上看,则以德国及美国的佛教最有前途,特别是在美国,南传的、北传的、西藏的佛教都已有了活动,但从欧美两洲佛教文化的内容而言,南传的佛教确已占著优势,那是由于自西纪一五○五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间,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及英国占领了锡兰,锡兰的僧侣,竟也因此找到了通往西方传教的桥梁;大乘佛教对于欧美的贡献,多是日本人的功绩。近世中国在佛教文化的输出方面,则遥远地落在其他国家之后,乃至西藏的喇嘛,也比中国内地的佛教跑快了几步。虽然今日美国的华侨,信仰大乘佛,他们却并不知道大乘的教理。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甚么?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那一部或那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于所宗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

 

    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比如一篇文章能够形成为文章,能够达到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际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因缘)的举例,尚是粗浅而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著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何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Copyright©2010-2024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景会寺 版权所有【苏ICP备20036011号-1】 地址: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景会寺路7号
Tel:0517-8379-8637 邮箱:1337261777@qq.com 传真:0517-8549-0123 邮编:223002 技术支持:通易网络(-)